《如何阅读一本书》共读活动—2016.4.06

好,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咱们的第20章—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这个部分。这个部分是整本书里最长的一个章节。这个章节读完了之后,感觉还是有蛮多问题的,所以,我在昨天读完以后有一些地方,感觉说不大通,所以今天反复对照了一下英文的原版,然后把有一些点前后进行了一个串联,然后把我们的这个部分给完成。咱们来看一下这一章到底在讲什么内容?首先按照我的方式,还是用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的两部分来做的。

一、检视阅读的成果

我先通过检视阅读看了一下本章的内容。

1.本章内容

由于它的内容非常多,它包括了8个部分,一开始,就是概述的这个部分,那这个部分它没有标题。紧接着,说了检视阅读的角色、主题阅读的5个步骤、客观的必要性、练习的实例、如何应用主题工具书、构成主题阅读的原则、还有本章精华摘要,主要是这些内容。

2.结构初判

那么这些内容出来了以后,我们要对它的结构有一个初判,你怎么能判断出它的结构究竟是什么,你只有知道了它的结构是什么,我们才有可能去有效地理解它。所以我画出来一个框架,那么在看框架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你在读这个部分的时候,你有没有被他的框架所迷惑住,就是他究竟采用的什么框架?说实话,我个人特别不喜欢类似的这种并列排版的书籍,就是它不给你结构化,读起来给读者带来了非常非常大的困扰。 而我这个人写东西通常都是写成段落清楚,然后这个结构明确,这样的方式,是什么层次就我会给他标注上1、2、3,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年代的问题,或者是其他的,我发现国外人的有一些书,我看大量的这种外国人翻译过来的书,他们都特别喜欢不加标题的这样顺着写,不管是个人成长领域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或者是《搞定》、《成果导向》、《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还好一些,再有什么《学会提问》、《黑天鹅完美群》等,这些书都不加标题,就是直接标题就顺着往下写,所以让我们非常困惑。

(1)本章的结构框架

让我们看一下本章的结构。本章的结构中,第一个部分开篇先给你说了一下主题阅读是什么,然后讲一大堆案例,主要讲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关于战争,一个是关于爱的案例。它讲了两个案例,然后讲两个案例其实在说什么,大约说这个主题阅读定主题很难这件事。然后又提出了一个矛盾的问题,在270页的第二段,“在做主题阅读时,会出现一种很矛盾的现象。”然后说了一下,这是什么矛盾的现象。紧接着,它又讲了这个检视阅读所扮演的角色,那么我们通过阅读之后你会发现,第二部分“检视阅读的角色”其实就是主题阅读的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准备阶段,用来选书和建立概念,然后我们再来看,这是第二部分,你再翻到272页的下面,主题阅读的五个部分这就是主题阅读的具体的展开的方式,五步法。这个五步法说得很清楚,一看就是范多伦写的。那么在你再翻到第278页的客观的必要性,这个地方出现了客观的必要性,这一节出现了很奇怪。接在五步法之后出来这个内容,其实你仔细看,它其实是对五步法的第五步,也就是说“分析讨论”的这一步进行一个原则性的说明。所以我在结构上把它放在3之后。然后他又讲了一个主题阅读的一个案例,就是“进步论”这个主题阅读的案例,那么又出来这个,你看一下第283页,又开始回答开始的那个问题了,就是说提出一个矛盾的问题,就是主题阅读不知道从哪开始,你如果是不知道从哪开始,就不知道怎么弄主题阅读这个矛盾的问题,那么它对这个矛盾的问题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主题工具书,并且讲了主题工具书的3个主要的作用,然后他又讲主题阅读其实是可以实现的,相当于是跟别人隔空喊话,286-288页,这就是第七部分,说构成主题阅读的原则,最后做了一个总结。 所以它的框架的构成,我们可以理解成它就是主题阅读的案例展示或者一个问题的提出、主题阅读方法的介绍、主题阅读方法的实践、如何解决主题阅读这个方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关键点的问题以及他跟别人喊话,或者说这个是可实现的,或者是它有一些原则。

(2)本章的结构关系

所以我基本上可以总结出它的关系是一种顺序关系。本章的结构是一个顺序关系,虽然在标题上并不是并列的,就是一个一个接下来的,但其实上它是一个大约的顺序,就是:是什么、怎么做、怎么解决关键问题。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大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怎么做。其中,“怎么做”里边有一个关键问题,他虽然在最开始提出来了,但是这个关键问题要把它解释清楚。那么如果是我,我要写这个东西的话,我基本上,“矛盾”这件事我放在后面提,我放在这个第五部分讲完了之后再提,这是我的想法。 所以呢,关于这个结构初判呢我判断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构,并且通过后面的分析阅读,我基本上已经验证了,确实这个是这样的结构。那么我们做交流已经做了这么长时间,如果你还无法通过阅读一本书或者一个章节的书获得它的结构,那这就出问题了。所以希望你看一下,你还是回头看一看啊,听完这个结构以后,回头看一下,如果是有问题的话,自己在结构上有问题的话,一定要适当的调整一下。

3.检视阅读过后的感受

那我有几个感受:

  • 首先内容量巨大,知识点有的时候系统,有的时候零散,感觉需要一个框架啊,这个框架我也给出来,这是检视阅读过程时候的感受;
  • 第二个感受是,关于主题阅读这个部分,你必须要有具体的实践支撑,才能更好地理解,如果说没有实践,就很难理解;
  • 我自己呢,因为平时进行过几个主题阅读。但是我自己的主题阅读,并没有做到作者要求的高度上,或者说我的主题阅读和作者的主题阅读并不是一件事啊,这是我第三个感受;
  • 第四个感受是,如果说你在前面分析阅读的这个部分能够理解透彻的话,那么这个部分你想理解上就简单多了。

    4.本章关键词

    好吧,那还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如主题、议题、矛盾、步骤等,就这些关键词,我没有完全罗列出来哈,因为刚刚开始罗列了几个,很快进入了心流的状态,这个部分就没有完全的罗列。

    二、本章的具体细节

    咱们直接来看我经过分析阅读啊,得到的这个相关的内容。咱们来看一下,这个部分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大约我在放假的时候读了两天,判断一下时间大约是花了4个多小时的时间,加上做脑图,这两个多小时,就这一章花了我将近7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它读出来,是吧,所以希望跟大家一点一点做一下沟通。

    (一)开篇概述

    首先我们来看开篇概述这个部分,作者在开篇也就是267页第一段就说了,说我们都没有讨论同一个主题读两三本书的事,这里面强调了同一主题,那么这个主题提出来,或者下面所说的特定主题这个部分提出来之后,就为后续例子的内容做了一个引导。这个逻辑非常非常清楚。

    1.主题阅读的基本认知

    第一段里边还有一个叫做主题阅读的基本认知,有一些独特的问题、特定的问题可能涉及很多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可以搞定的,第二个是你必须要知道要读哪些书。注意啊,在这儿出现了关键点,就是要读哪些书,这个部分其实是关键点,因为它后面的矛盾里边,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说知道读哪些书,然后再开始一个主题阅读,这个相互关系是有矛盾,我们后边再具体做这个解释。他其实在这提出来的第二点开篇引入的第二点,我回头再读的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非常非常明确,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以及他后面举两个例子,为什么这样举例子啊,后面我们具体来展开,等到说到后面大家就会明白。

    2.确定主题不容易

    紧接着他又说了,用了一个小案例来说,同一个主题,你其实找起来并不容易。他说,我给你来举两个例子看一看,第一个例子是小说的例子,第二个例子是论述性作品的例子。尤其是论述性作品这个案例,他从“爱”这个概念入手,不断的在缩小“爱”的范围,从268页第二段开始缩小,然后慢慢缩小到269页第二段“人类的爱”,第三段“从占有的欲望和慈善”再往下缩小,就缩小到一些慢慢缩小进来之后,“人类的爱”开始出现了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这些问题一直提到270页的第一段,全部都是问题的提出。 那么我们其实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提出,其实就是后面的我们所说的“厘清问题”,他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嘛,如果这些问题在后面继续讨论的话,可能就会形成一些,比如出现一些议题,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分析讨论。所以,我们开始看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其实是在不断的压缩爱的范围,或者缩小主题范围,并且真正形成主题。也就是说,“爱”的这样的一个内容,可以形成很多很多主题,甚至很多很多的议题,是吧?这个里边就是他所要表达的,在主题阅读中确定一个主题其实并不容易这样的一件事。 这我们先留个话头,后面我们再继续说这个部分。其实确定主题,这里边我们有一个词没有定义,就是关于主题这个词,我们并没有定义它。如果真正确定了主题是什么,那么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来确定,究竟是容易确定的还是不容易确定。这个事,我们放到后面我们再继续说,这个地方我们先留下来。

    3.主题阅读中的矛盾现象

    然后看一下270页第二段,整个话锋一转,就是他提出来关于爱,有这么多的主题,那么他终于说到了,这就是他自己说的一个重点,就是主题阅读中会出现一个矛盾现象,这个矛盾现象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你阅读两种以上的书,那么你的主题就已经被确认了;但是这个主题,其实是随着阅读走的,而不能是事先就能给它确定出来。所以相当于是什么呢?就开始阅读之前,主题应该是被确定的,但是你随着阅读往下走,主题会变。那么不断地变不断地变,很有可能你最终讨论的事情,就是和你开始讨论的事情无关了,所以这就是作者提出来的一个矛盾问题。 而你看这个点提出来,他在后面,其实到后讲完方法以后,这竟然成了主题阅读中的一个关键点。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你在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在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完全理解不了。所以这个地方,这一段出现在前文的后面接上来,我基本上没有办法有效的理解它。虽然我大约意思能够明白,但是我不能理解它到底要表达什么事,一直读到283页,你如果可以串联起来学习的话,你可以在书的270页的第二段旁边标注一个,283页的第三段。这个第三段就直接告诉你,究竟什么才是矛盾现象。你可以看到我的脑图上,也有一条红线,做了一个标注,所以我们在这里先按下不表,我们等到讲到这条连接线的后边也就是起始点的地方,我们再重新来谈这个矛盾,究竟这个矛盾要怎么解决?或者说它真的是不是一个矛盾?还是因为作者为了引起你的注意,而特意这么写的。好吧?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先放下,我们来看后面的。

    (二)主题阅读中检视阅读的作用

    从270页的最后边开始,这一节开始,一直到第281页,这上面那一节。就是270页到280页,这10页的内容其实就是在讲主题阅读的一个具体的一个方法。而这个方法大家,翻到书的后面,翻到书的288页。那你看一下,288页倒数的第二段,它说了,主题阅读,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主题阅读本身。所以大家知道,这里边讲到的,我们翻到270页“检视阅读所扮演的角色”这个部分,其实讲的内容就是讲准备阶段你到底要干什么?咱们来具体来看一下。

    1.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的关系

    首先,270页倒数第一段,谈了谈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的关系,具体它的关系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是谈了这样的一个关系,那么270页的第二段,他又说了,这两个的这两件事可以作为这个前置作业,或者准备动作,你看它这个说是你可以作为前置要做的事,比如说检视阅读,它是前置要做的事情,这是他提到的第一个观点。

    2.检视阅读是主题阅读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但是他又说了,事实上,检视阅读是最主要的工具和手段。那么我们来回答作者的问题,就是这一节的标题,检视阅读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你基本上已经可以回答了,从开始就可以回答,就是271页上面第二段就可以回答:它是主题阅读的前置作业和准备动作,这是第一个答案;第二个答案是,它也是主要工具和手段。 那么这是作者的一个观念,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作者在后边271页到这一节的最后,给你认认真真地讲述了,为什么说检视阅读在主题阅读中是主要手段,而不是说分析阅读是主要手段?检视阅读是主要手段,那么为什么呢?他的道理是一点一点的展开的。所以我感觉哈,咱们一会儿再展开这个部分,因为我也罗列出来了,就是我感觉这一节在书写上,就是典型的逻辑化结构化非常非常的清楚。 首先,先说了这个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因为它在分析阅读之前出现了,所以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这个地方大约先说一下,然后又说了检视阅读的一个主要作用,直抒胸臆,直接就告诉你答案是什么。再给你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那么为什么呢?从271页的第三段开始,举例来说,比如说你有上百本参考书目,那么这个上百本参考书目,用分析阅读来看的话,太慢了,并且用分析阅读,必然还要面对前面那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271页第三段、倒数第二行出现的“矛盾问题”,“矛盾问题”再加上我们前面谈过的主题阅读中会出现的矛盾问题,“矛盾问题”其实是这一章的关键词——非常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如果说我们在读这一章的时候,不知道“矛盾问题”是关键词。基本上你就无法弄清楚他后面讲的各种各样东西,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究竟是什么?其实究竟为什么要有检视阅读呢?主要的目的是说,因为这个矛盾问题会存在,这个矛盾问题是——你的主题会随着你的阅读过程发生变化,而如果说你要用分析阅读的方式来阅读一本书,读了几本书之后,花了很长很长时间,发现自己关注的主题变了,那岂不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吗?也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

    3.检视阅读的作用

    基于这个点上,他谈到了——为什么要用检视阅读?就是因为检视阅读非常快、主题阅读这件事情根本就不用弄清楚。关于主题阅读到底要干什么?这个在后面他会告诉你,这儿先不说。所以这个阶段就是用检视阅读,检视阅读的方式,在271页倒数第二段,就给出来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就是建立概念,第二个功能是简化书单,就这样两个功能。我已经给它列出来了。 然后,作者开始举反例了。我感觉范多伦平时就是做教育研究或者是阅读推广,肯定是个大学老师,他在这会特别谈到学生,在说学生的问题,尤其是研究生的问题,从271页的倒数第一段,一直到272页上面前三段,这三段都是在说研究生,怎么说的?他一直说研究生的问题,先说的是一般的研究生,如果上来就搞分析阅读的话,这样不太好,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读得比别人快,这是研究生的一个问题,他们总是要很努力、很努力地读多了,读了却不一定抓住重点,所以出问题了,这是说一些不熟练的;再看熟练的——272页的第二段,这些熟练的人能够判断出重要与否,在这个271页下面这一段和272页上面这一段,他重要的是围绕着一个要点是——主题的重要性,就是说一本书谈的内容和他自身研究的主题是否是重要的,如果重要的就读,如果不重要,作者也说了(看272页的第二段、下数的第二行),如果说这个东西不重要的话,那么不管多有趣、多丰富,他都不值得重新再读。这是作者给出来的观点,非常非常简单的观点就直接就给出来了。 那么这两个忠告是什么呢?就是你不要上来就分析阅读,你一定要尝试用检视阅读,这两个忠告告诉大家(272页第三段、倒数第四行)这是许多年轻研究生所犯的毛病,什么毛病呢,就是把两个步骤合到一起了,哪两个步骤呢?——把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两个合在一起了。作者说这肯定不行、肯定是错的。作者这一段内容对研究生来说有用,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照样有用。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和在一起用,尤其是不擅长的时候。 作者苦口婆心,最后,272页、倒数第二段,一旦你检视确定某些书跟你的主题相关,然后你就可以开始主题阅读了,并且作者还特别说了一下——我们在这里注意的是尽可能的少用分析阅读。看完本章就知道这一段讲的道理,非常非常的浅显。分析阅读适合提升理解力,而主题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争议,不是为了提升理解力。想提升理解力,用我们的管理效果公式来看,要用分析阅读的方式,而不是用主题阅读的方式。

    4.检视阅读的目的

    对这个部分,前端我们可以做一下总结,大家可以看得我脑图上的总结。检视阅读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把我们所有的书单筛选一下,确定一个书单,然后对书单的书建立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就是他要提到的检视阅读的作用,检视阅读的作用还没有完、还在继续,尤其是在主题阅读的五步骤里边的前面步骤更是在继续。

    (三)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我们来看一下主题阅读的5个步骤。(这5个步骤,在我脑图中的结构稍微有点乱,大家请把界定议题和分析讨论的那两个步骤抽出来,我不小心放到厘清问题里边了,导致结构发生变化,大家稍微调一下这个脑图。)调整好以后我们来看一下这5个步骤。

    1.找到相关章节

    第一个步骤就是“找到相关章节”。
    (1)主题阅读的重点
    这里强调了一点:主题阅读之中你关注的重点究竟是什么。这个是书中要强调的一点,还是反复强调你不要随随便便调用你分析阅读的能力。在主题阅读里边,你要是不会分析阅读,其实也蛮好的。你关注的主题才是重点。虽然不知道主题是什么,主题到后面我们就清楚了,其实就是你要罗列的那些问题就是所谓的主题,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主题阅读,它是以问题导向性的阅读。比如说你提出“爱”,我要关注一下“爱”,那么这个主题其实很难成为一个主题,但是你可以说:“爱是什么?”或者“人类的爱是什么?”变成问题,这就很容易变成主题阅读。
    (2)找到相关章节的方法
    所以对于作者在主题阅读步骤一(P273黑体字)“找到相关章节”里边的第二个黑体字:“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这就是告诉你,我们主题阅读的一个目的,反复强调。那么找到相关章节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进行检视阅读(P273倒数的第2段)已经说了检视阅读的一个方式:找出书单,然后找出具体章节。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两个方式。 那么在这个地方,作者建议你要分开做(P274第1段第1行),你如果对自己的主题很清楚的话,就把两个合在一起。所谓的两个是指什么呢,是指两种检视阅读的方式。检视阅读的作用又出来了,检视阅读的第一个作用是用来找书单,而第二个作用是用来找章节的;那么书中第273页倒数第二段:“看起来这个步骤似乎和前面说的……”这个其实就是说你找章节的检视阅读和找书的检视阅读,这两个检视阅读,你什么时候才可以把它合在一起呢?在274页上方有一个具体说明。 那么这个环节——找到相关章节,其实我觉得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它后面又在强调274页第二段依然在强调。强调什么呢?阅读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主题阅读不是去读书,其实是书服务你。你看书里写的很清楚——是让书去服务你。服务你干什么呢?就是解决问题,或者说我们所说的解决你要考虑的那个主题或者是那个争议,或者说那个议题……都一样(层次稍微有区别)那么主题阅读的目的是这样的一个目的,那么你就不要再调用分析阅读了。你看反反复复这一节的部分就是让你找相关章节。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看到了这个名字之后,我其实在读书的时候对黑体字,我看完之后会自己思考一下,尤其是我在把这一小节读完,我基本上不能完全理解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他到底说什么,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是什么?是怎么个意思?但是在后面完全读完了以后,分析阅读读完以后,尤其是那个关于进步的那个实例之后,这个部分一对照,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理解的非常的透彻。
    (1)什么是达成共识
    首先,我们必须来确定一个词,就是“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这个共识是什么意思,千万要注意,这个共识和中文里边的那个共识并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共识这个词,它在这个里面的第一段已经跟你说了,就是在他以分析阅读的这个部分给你做一个交流,就是你必须要对前面的内容有理解,否则你这个部分很难去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分析阅读的这个环节里边提到了词语和词义。所谓的词义,当你和这个作者达成共同的词义的时候,就是说达成共识。所以你一定要知道,“共识”这个词,在英文原版里面,根本就不是中文里的“共识”,而是一个“共通的词义”,所以这个里面要告诉你要设置一个共通的词义,然后把作者的话全部转换成你自己可以使用的语言,所以需要你来建立这个共识。 那么这个部分(P273第2段最后一句)“不过这些步骤彼此之间还是可以相互取代的”也就是说我们想要让一个一个的作者和我们达成共识,其实要有一个要点是:我们必须能够知道我们在讨论的议题究竟是什么,讨论的这个话题究竟是什么东西。所以我感觉,作者这个步骤二步骤三,尤其是步骤二这个内容,他很有可能是仿照前面分析阅读的一个结构来这样写。但其实上我觉得这个步骤,应该放到步骤三和步骤四之后,放在讨论的之前,形成或者说厘清问题之后,你再放达成共识。但是作者已经明确的说了,这个前后颠倒一下也可以。
    (2)达成共识的方法
    作者也给了一个方法,整理在274页下面。这个具体的方法是:你首先自己建立一个共识。这个共识,我加了括号(一组词汇),然后让所有的作者和自己达成共识,对吧?这个内容就我写的这个方法,内容在275页上面第三段,这是书中的原话,作者就是这么说的。
    (3)更多说明
    那么关于达成共识这个部分,达成共识这个里边还有,我做了一个引申,在280页。你看,280页第二段的第五行,“分析问题前,必须先建立一套中立的词汇。这样中立的语言还是必要的,而且在总结一个作者的论述的时候,一定要套用这个中立的语言,而不是作者的语言。”看到了吧,这就这个共识的作用。作者其实写得很分散,但是我们给它凑在一起,你慢慢就可以构建出这个共识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如果说我们还可以看例子,咱们可以看到281页最后一段,“关于进步的这个词”。还有282页上面的这一段“关于进步的词”,其实作者给定义了。定义成:“促进人类朝向更美好生活的变化,并且既然往更改善的状态变化是这个概念的基础,同样,大多数的作者都用进步来指历史上的某种。”就这个所谓的“进步”,它是有一个具体的一个定义,也就是说,你这个词义必须要和读者达成一致,否则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第二个部分,和作者达成共识的一种方式。 所以,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吧。比如说,我在学自我管理的时候。其实自我管理里边有大量的书,写到和管理有关和自我管理有关的事情,但是他们用各种各样的面貌出现。比如说以效能的方式、以自律、自制、以习惯、以什么各种方法的方式出现。你必须要把它转换成通用的词,比如说管理系统或者说工作流。你只要转化了之后,你其实在厘清问题的时候,就特别特别容易弄清楚。 所以你对于第二点,带引作者和你达成共识的这一点。如果说你没有办法理解的话,就是你即便看完了,以及听完我分析以后,你还没有办法理解,说明你没有进行主题阅读。所以你就没有办法对这个方面理解清楚。 好吧,那么书中也特别说了,275页的第二段,他特别说了:“主题阅读其实是一种大量的翻译工作,你需要把各种各样的人的语言翻译成统一的语言。”这个统一是你自己定的标准,你不偏不倚这种定的这样的一种标准。比如说,就我在看各种人写的管理方法,自我管理的这种方法时,我都会转换成个人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去看,这样去理解他,就更容易理解。比如我再说一个,我自己去阅读和财商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书,这是2014年做的主题阅读。2014年做的这个主题阅读,关于财商有关的,我看了将近十七八本类似的书。看完了以后,我就总结出了一个词,就是—“价值”这个词,一直围绕着价值在做文章,所以你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共通的词义。 那么,这个共通的词义,如果我要说跑一点——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它的最小的话语体系。这个部分我最近都在学习,关于认知写作的这个部分。如果等我以后学完了以后,我把这个部分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下分享。你会理解清楚,就是你在学解决某一个问题,找寻出他背后的一个话语体系,或者说词汇体系、关键词的体系,并且把每一个关键词定义清楚,这对你后面解决问题来说非常非常有帮助。

    3.厘清问题

    好吧。这一点我们说的挺多的,我们再看第三点:厘清问题。
    (1)厘清问题的方法及困难
    厘清问题一上来,就给出了一个方法:“罗列一系列问题让作者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是这一步,那么他这里边,还提到了这一点里边的困难,还给了一个具体的一个实际参考。你提出一些问题,让作者回答,其实这一点并不容易解答。为什么不容易呢?因为有的时候,你看书里边275页的倒数第二段说:“有的时候我们认为的问题,作者并不认为这是问题。”对吧?“还有的时候,我们提了问题,作者都回答不了。”所以我们这这种情况呢,就是需要反复的去找、去碰一碰。然后书上面276页上面说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提出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问题要解决。”
    (2)常见问题列表
    这就是他的一些困难,关键他提出了一个方法,方法是什么呢?作者给出了一个建议,叫做常见问题的列表,在276页的第二段。
  • 第一个问题,通常跟我们在研究的概念或者现象的存在或特质有关。注意,它不是概念或现象,它是讲的是存在和特质有关。概念和现象是一个定语,存在是“是什么”的问题,特质是“是什么”的问题,所以它是一个WHAT的问题。
  • 你再看后边第二个问题,这个现象如何被发现,这个概念如何表现出来,他都是一个HOW的问题,是吧?
  • 第三个是前面的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有关,就是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他是个WHY的问题。 所以作者给出来的常见问题列表就是WHAT、HOW、WHY,那么这个问题列表基本上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认识一个事物,我们都用5W1H嘛对吧,这是最简单的2W1H,如果大家搞过培训,或者上过很多教育的课程,你其实就会发现,很多人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都是这么设计的,他在背后有一个人类学的一个研究理论上也有支撑,为什么这三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棒的一个问题体系。
    (3)阅读本节的感受
    那么我在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突然有一个感受,我把这个感受说一下,我就不整理到最后了。就这个感受是:其实我们所谓的一个阅读能力,其实并不是一个阅读能力或者说理解力这方面的问题,你读书的能力的高低,你理解力的提升关键是你知道提问了,要知道如何提问以及怎么提出关键问题。 这个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很多人并不会提问,就你自己问的那个问题,你自己都不知道在问什么,更别说问题问得精准,问不同的人,问得有道理,有深度,然后一针见血,也知道你想要得到什么,是吧? 这是我的感受,你一定要学会提问。这个提问训练营这个事,我已经在俱乐部的会员机制里边,已经构建进去了,所以后边大家慢慢在会员制里边成长,我起的名字叫“职场青年成长培养计划”。在这个计划里面成长,你学到这个部分的时候,一点一点地训练提问的能力,大家一定记得。我说到这又说跑了点,就是任何一个成长过程中的拥有的技能,永远不可能一天就学会,一天就掌握,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谁如果再给你说成长这种事可以速成,可以怎么样,你就直接别搭理他就行了,这种人一定是忽悠你的。 说跑了,我们说回来。注意,厘清问题就如果说我们提出来问题,其实已经可以变成主题了。也就是主题阅读的主题。但是他还略微差一点,差什么呢?就是我们列出来的问题,有的并不是问题,有的可能大家都没法回答,有的可能有的人能答,有的人不能答。而那些并不是问题,我们所有人都认为这不是问题的问题,可能并不完全是一个主题阅读。因为既然所有人都不认为它是问题,很有可能是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呢,就是这个事太简单了,只是你不会而已。好,所以呢,这个我们就通常不把它算成主题里面。

    4.界定议题

    (1)议题的定义
    而究竟什么是主题阅读里面的所谓的主题,定义出现了,它是在第四点“界定议题”里面出现了这个议题,出现了一个定义,在276页倒数第一段,两个作者对一个问题有了解,但是回答完全相反和矛盾,这个才是一个有参与的一个议题,就是值得参与的一个议题。所以大家知道吗?议题是什么呢?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说对,也不是所有人都说错,而是这之间有争议,这个才叫议题。 那么,我们怎么样来界定议题呢?作者给了一个流程,你不要觉得这里边的内容少,这里边就简简单单的这么点内容,但是其实上他给了一个流程,这个流程我标注出来了。第一个找出议题,就是把你所有的问题,因为问题你已经列清楚了嘛,对吧?你这一看,唉,有的人回答了是吧,有的人赞同了,有的人反对了,那么这个议题……大家看一下276页,倒数第三段,我们再重新看一下,如果一个问题很清楚,如果我们也确定各个作者会有不同的方式来回答,不管是什么,那么这个议题就被定义出来了——这是议题。所以就是说大家可以回答的这个叫议题。所以我这上面的定义可能定义错了,大家看一下我的脑图里面,你把这个部分稍微做一下修改,我的这个定义是一个叫做值得参与的议题,或者是值得参与议题的定义,是这种有争议的。 好吧,而真正的议题就是大家可以提出这个赞同或者反对的,我们就成为一体,所以这个部分,我在读一遍的时候,我发现我这个地方的当时的理解是错的,希望他也不要影响大家,你做一下调整,好吧。
    (2)界定议题的方法
    好,那我们再来看一下方法,所以首先要找出议题,找出议题以后,然后对它进行分门别类,在276页倒数第二个段啊,我们就要找出不同意见,彼此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做分类,做出一个分类,再往下形成一个争议,就说在277页上面第二段,“我们要处理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议题啊,不过通常都可以分门别类”,这个咱们也分门别类了哈,有的呢,是按照这个what、how、why的方式来分的;有的呢,是按照这个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打转的,比如说主题的争议。然后我们还需要,如果说这个争议很复杂,我们还需要把前后关系理清楚,这就行了。 咱们来想一想哈,这一篇接在厘清问题后面,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这一篇的意思就是说你把问题都界定出来,所有的问题都出来以后,然后我们开始去找寻,看看作者有的一部分作者认为某一个议题都是对的,一部分人认为某一个都是错的,那么如果说这种议题都是只有正确或者错的,这种的话,他这种议题就属于简单议题;你再找复杂议题,就是又有人说对,又有人说错,那么你把这种议题,尤其是和你的主题相关的,和你自己特别特别关系很大的,你把它定义成一种,叫争议,然后形成这个争议,你再把这个逻辑关系、这些问题的顺序关系,把它按照一定的方式去理清楚。你看277页上面第二段倒数第三行,把所有争议前后关系整理清楚,尽管作者没有做这件事情,这一句话轻描淡写的存在在这儿,你如果没有关注到这句话,后面就很有可能出问题,后面的事情我们一会再讲,你会看到这已经有一条红线,连在这。
    (3)阅读本节的感受
    我在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感受,也想跟大家说一下,这样争议很复杂,是主题阅读的读者就要将所有争议前后梳理清楚,尽管作者没有做这个事情,他就这个部分,我这儿有一个感受,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读书的时候,多读一些,类似于概论啊,或者XX史啊这种书。你比如说思想史、哲学史为什么要读一些这个东西呢?你读一些概论或者XX史你会把各种各样作者的认知统一在一起,你看看大家怎么认识这个东西的。 我最近不在看一本书嘛,《量子力学史话》,就这本书,虽然不是一个严肃意义上的历史著作,但是他在这上面讲的,比如说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个问题上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子?这个问题上,这个从18XX年开始争,一代一代的科学家之间,彼此是怎么争的,谁的主题观点是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得清楚。 所以我感觉类似的这种书哈,XX史啊,XX概论啊,这种东西,我个人建议你再进入一个新学科的时候,你可以提前看一看这个,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完整的框架,同时这种比如说管理史啊,管理思想,史哲学史这种书,就类似于后面所说的主题工具书,它对你的帮助是很大的,这个部分我们先扩展到这里,因为后面我们提到主题工具书的时候我们还要再说啊。

    5.分析讨论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步骤,最后一个环节叫分析讨论。
    (1)本环节重点及存在的问题
    这个环节的要搞定的重点,在前两段已经说清楚了,就是这真实吗?这和我有什么关系?他也准备讨论啊,也准备回答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不知道你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是个什么感觉,如果大家听到了我的录音,你一定要在回顾的时候,就在你最后写作业的时候,里面要加上去,你读277页最后一段和278页上面这三段,三小段内容,你在读这个部分时候你的感受你一定要写出来,告诉我,特别想知道你的感受。 我的感受是他在说什么,究竟在说什么东西啊?这就是我,我当时特郁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哈,“让我们假设起头的那个阅读问题并不单纯,是个几世纪以来与许多思考者纷争不已的长久问题,许多人家不同意,而且会继续不同意的问题”,看到吧,这句话啊,在这个假设中,你看他的这句话,一句话我所有的字我都认识,但是我完全不理解啊! “在这个假设中,我们要认知的是,身为主题阅读的读者,我们的责任不只是要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仔细整理出来的,以便于说明主题本身与讨论的内容。有关这类问题的真理并不容易发现,如果我们期望真理就存在着某一组答案之中,那可能太轻率了,就算找到答案也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答案的冲突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看这一段,我在读完了以后,读了多少次以后,基本上都不懂。这个事情基本上都不懂,还是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呀,再往下看,那不懂的嘛,就先跳过去。因此,唉,这个转折词很重要啊,“因此就可以发现的真理,而就我们可以找到的问题答案而言,一个是真理,一个是问题答案而言,与其说是立足于任何一组主旨和主张上,不如说是立足于顺序清楚的讨论本身”又出来了,“因此,为了让我们的头脑接受这样的真相我们要做多一点工作,不仅仅回答问题,我们要特定……然后要辨认这个顺序”,通过反复的阅读,我终于知道他在说什么了。 那其实他说了这么多,嗯,这么多问题,就是在说什么呢?他其实就是在说这个有争议的议题怎么来解决。这是议题,你看怎么来解决这一点,关键的一句话出来了,这就是重点,278页第二段的第二行,“立足于顺序清楚的讨论本身”,就这个事情啊。你看这一节说的分析讨论,怎么分析讨论啊,前面说的这些话,你看步骤五里边的前两段就是给你说,让你看啊,第一段是共识,然后一整套问题,然后找到答案,然后界定,安排出议题,然后怎么做,他其实就是,然后怎么做啊,这个然后怎么做。那么第二段就讲了一下分析阅读的3种阅读方式,彼此对应的一种关系,我们把这段去掉,因为它比较干扰,那接下来怎么做呢?接下来的做法,我们先把这一段跳过去,我们先不管。
    (2)作者需要做的事情
    277页最后一段哈,因为实在是看不懂,你跳过来看278页的第二段,你基本上就能明白了,读者需要干什么?读者需要,多做一点工作,你看第四行,我们需要多做一点工作。不只是回答,不只是问问题和回答问题而已,我们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特定的顺序提问题,请问这是什么?特定的是具体问题,这就是“界定议题”里边的那个整理逻辑关系,就是这个事,整理逻辑关系,要辨认出为什么按照这个顺序,还要说出问题的答案和原因,还要对问题说出答案我如此分类的一个根据,这都是我们要做的事,看到吧? 读者需要做的事,读者在什么时候要做呢?就是在主题阅读最后一个阶段分析讨论这个阶段需要做的事,我们换成自己的话来说,你如果来进行一个主题阅读,你要干啥?你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找出来,然后把这些问题有争议的都列出来,列出来以后看一下这有争议的这些问题之间是否有关系。比如说哪一个就是在哪一个前面的。 比如说,个人成长有一些逻辑的理念,或者我举另外一个例子吧,这个例子比较形象。《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这本书这一系列数有三本,第一本搞定的方法,第二本搞定的52个原则,第三本工作和生活平衡的一个理论体系。这3本书其实是有顺序的,它的顺序第一本是工具,第二本是一些理念,第三本是方法论就理念往下落地的一些方法,而这3本书的关系应该按“道术器”的方式是231的排布顺序。所以,你如果说真的要对这三本书进行阅读的话,你其实你要像你能够像我一样,完全的说出这三本书的关系是什么,你才能真正地掌握,或者自己去应用到GTD这个东西,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罗列关系,还能说清楚为什么是这个关系。我刚才已经说了,它是道术器的。你还要回答这里边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52条原则如何落地在方法上,为什么这个方法要做成这个单向线,比如说横线的叫水平,纵向的叫垂直高度上的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落地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个所谓的GTD的五步法啊?或者叫我们“掌控每一天”的4个问题等等,就是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啊,那么你这样做,你要说的清楚,这就是读者需要做的一些最基本要做的事,也就是他在这个部分要表达的一个,这样的一个内容。 那么最后,他又提到了一点,事实上,我们所做的可能超过这些,要是除了这几点以外,还有更多的呢,更多的是我们对一个问题分析以后啊,将来其他人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为他提供研究基础。注意哈,研究基础才是我们要干的事,那么这个研究基础的作用是,去除障碍,帮助突破困境,所以做的更多的这件事情是提供研究基础。 那么我这问题来了,这个关键点来了,这个研究基础究竟是什么啊?究竟是什么?如果你真正认认真真读的话,你可以翻到283页上数第二段这里边写了哈,最后一句话,“当然,他用不着,非得就自己的研究写一本厚厚的书不可”,写一本书不可,你看,下面有一个标注哈,现在这一本书已经出版了,这是什么书啊,就是关于进步论的这本书。什么意思呢,就是作者对进步论,这450多本书进行了主题阅读之后,不仅仅读完了,他还出了一款产品。 所以在这,我想跟很多伙伴说一下,包括太阳姐啊、小生、丰盛姐、代雯、药山等等,如果说你们要进行主题阅读的话,记着要产生产品,不要仅仅停留在问题被解决,一定要产生产品,这个部分我在这强调一下,但是我不展开说。而这一个观点已经被我在俱乐部里做成了所谓的“成长达人价值兑换及转化社群”。所以如果说你进行了主题阅读,我后面就会做这个活动,就是带一群人,我们去做主题阅读,你真正可以做的人才可以加入我,就不像咱们这个活动,什么人都来,来了也不听,就是真正可以做的人,我们凑一起来做主题活动。做完了主题阅读以后,我带着你把你进行主题阅读的部分变成产品,这就是我想未来就这个活动后续要做的一个重点。 所以这个部分你看清楚之后就知道了,原来277页最后一段或278页上面这些内容讲的就是作为一个读者在分析讨论这个环节中需要做的事情,究竟是哪些。好,那么我们还回到277页的最后这一段。这一段,因为我们是分析阅读,如果是别的阅读方式,这段跳过去就跳过去吧,但是分析阅读这一段,必须去给他说清楚究竟在说什么。看前三行,我们假设开头的阅读问题啊,是个什么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啊,在这个假设中我们要知道,身为阅读的读者,我们责任不仅仅是要自己回答这些问题,注意,不仅仅是要自己回答这些问题啊,你看后面这个破折号,我就说这个中英文翻译也在这个部分特别难以理解,“这些问题是我们仔细整理出来,以便于……的”,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后面的什么意思?这其实是一个定语从句,他的这些问题,后面的这一句话是描述什么问题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责任不只是要自己回答那些被我们自己整理出来,便于说明主题本身于讨论内容的问题,要这样理解它,所以这句话这样说啊,从英语的语法方式改成中文的语法方式,你就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了。 而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呢,他其实是270页啊,你翻到270页上面的这些问题。这就是一开始的这些问题是把爱情和友情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先扯到情绪才有不同的名称吗?而不同的年纪也能做朋友吧?两个人在这上面有很大差距,也能做朋友吧兄弟姐妹能成为朋友吧?如果有人借钱,怎么怎么样? 好,这个方面就是他这些假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真理,其实在英文翻译the truth of the problem,就是说,这些问题并不容易被发现,其实应该是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如果说你期待这些答案,这些真理出现在这个答案之中啊,那就怎么怎么样?你如果想要找到答案,你要不断的去找各种令人信服的证据。所以这个部分的意思是,是说了270页前面那些例子啊,出现了这么多问题,我们要怎么搞呢?我们要做的方式是278页的第二段。所以,我基本上读这一篇反反复复的,唉,也就是十几遍,反复反复的读才弄清楚了,这是我对它的一个理解,如果你有更多的理解,你也可以联系到我们可以说一说,好吧。 下面咱们来看一下紧接着后面的内容,关于客观的必要性,看一下时间,我们现在的时间是22点38分,我们今天就先暂时到这儿,明天我们继续把后面的内容完成。因为我估计我还得再搞个半个多小时,因为这章特别特别多,所以我们明天再做吧,好吧? 先谢谢大家,如果你听了,现在就有感受的话,请你立刻写后面的群里,现在有感受,请抓紧时间发出来,我想等着看一看,因为作为一个阅读者来说,我特别特别期待有一个人和我一样,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跟我做一下交流,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尊重和鼓励,那我们明天晚上再见。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